您的位置: > 凯时kbapp >
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教育是传承文明、知识,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。习在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出号召:“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,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、骨气、底气,不负时代,不负韶华,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!
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《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》(2022年版)指出:义务教育艺术课程理念要坚持以美育人、重视艺术体验、突出课程综合。摄影教育是艺术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。摄影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对世间事物的记录手段,还是大脑表达能力的关键显现方式。
完整的表达,需要运用到文字、图片、语音、形体四大综合要素。义务教育阶段,摄影教育要从底层逻辑开始建立,并开放式地与其它学科有机融合,实现“美学为肉,表达为骨,思想为魂”。
少年强则国强,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观察世界、感受社会的重要阶段,是立德、立志、铸魂,建立受用终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。摄影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观察世界和发现美好的能力,进一步开拓视野,提高审美能力,还可促使孩子们聚焦家乡发展,讲好家乡故事。
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指导,北京摄影函授学院、中国摄影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 “春风计划 —— 全国中小学摄影教师培训班”,于2021年5月正式启动,是面向全国中小学摄影教师的师资培训项目,旨在免费培训全国中小学摄影教师,尤其倾向全国边疆省份、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类课程教师,并为他们配发教材,旨在增进他们的摄影水平和教学能力,从而促进中小学美育、学科教育。
继成功举办第一期培训班后,“春风计划 —— 全国中小学摄影教师第二期培训班” 将于 2022 年 7 月 26 日 —8 月 30 日期间进行线上培训教学。
“春风化雨育桃李,润物无声洒春晖。”在“春风计划”的有力助推下,期待逐步形成良性、健康的摄影教育体系。
参考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》(2022年版)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的理论特色,特制定以下课程理念:
3、引入色彩影响智力的科学概念,以脑科学和先进的人工智能等的前沿理论成果渗透传统教学方法;
6、以学生为中心,根据不同学龄段特点,提升学生输出强度,增加学生创新能力,并充分体现获得感;
8、向革命老区、红色教育标识地、少数民族及边远地区尽可能的进行公益支援。
张希红,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秘书长,北京摄影函授学院院长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硕士。从事摄影教育十余年。
袁钦玲,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教务长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硕士。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三、第四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评委及策展人。主要研究及授课方向:摄影美学、策展。
田春亮,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理事、讲师。199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。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23年任教经验,参与创办北京多乐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。
龙隆,北京摄影函授学院讲师、教研组成员,视觉设计师及策展人。致力于教学实践与课程教研,建立了基于“反比例”学习理论的课程系统,《月拍计划》系列课程主讲人,策划“春风计划”师资课程。第四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主视觉设计师。毕业于美国奥本大学工业设计专业。
沈剑峰,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北小学(徐肖冰侯波少儿摄影艺术学校)摄影教师,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,嘉兴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团成员,桐乡市摄影家协会主席。
李海刚,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,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常州首席代表,常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,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曙光学校三井实验小学摄影项目负责人。
导读书目:《中国摄影简史》(邢千里),《摄影曝光入门》(大卫·泰勒),《摄影构图学》(本·克莱门玆)
本课集中介绍摄影的核心知识框架,配合导读书目,梳理出中小学教师应该了解的基础摄影概念。
本课程以学生基础能力训练需求出发,结合学生学龄段认知特点,构建了新的学—习体系。鼓励学生透过日常观察开展系统性练习。
本课以“摄影的审美感知”为主题,结合学校摄影课程案例,介绍课程设计经验。
本课以“影像讲好家·乡故事” 为主题,结合学校摄影课程案例,介绍课程设计经验。
如何将影像与中华文化相结合;重点阐述如何充分利用各地区革命标识地,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,通过影像传承中华优秀文化。
介绍策展基本概念和流程,分享策展经验,启发老师策划面向学生的多样化呈现形式。
3.作业二,参与教师在课程4、5(为学生设计的课)后,选择一个方向设计教案;
1、热爱祖国,拥护中国的领导;坚持“二为”方向、“双百”方针,坚持唱响主旋律、传递正能量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;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;争当时代风气先觉者、先行者、先倡者。
2、年龄不超过55周岁(1967年1月1日(含)后出生,以身份证为准),条件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。
(1)“春风计划”全国中小学摄影教师第二期培训班报名表(请点击下载“春风计划”全国中小学摄影教师第二期培训班报名表)单位盖章扫描电子版;
(3)摄影作品10幅电子版(jpg格式,500KB以内),含图片说明、创作阐释;
友情链接
LINK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电话:0543-89562300
传真: 0543-89562300
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财富路156号
Email:zhangsan5566@163.com
公司主页:http://www.k8.com
联 系 人:赵 先生
Copyright 2017 凯时kbapp All Rights Reserved